Tuesday, November 06, 2007
這些日子以來
昨天他跟我說你們那個學校出來的都相信正義和道德、有一股天真的傻勁,今天又看到張讓寫只有未經憂患才能有那樣的天真和奢侈,這樣的巧合讓我啞口無言,跟辯解無關,只是又有一種褪下一層皮、重新認識自己的陌生感,彷彿看著它者一樣,看著自己。
開始時,我備感焦躁,面對未知的環境,沒有人在前方引領著我、示範日子該怎麼過,我就亂了手腳;那時人告訴我,照著你自己的想法活,不要人云亦云,迷失了 自己。我心裡想,我連人云亦云的能力都沒有啊,而我也從沒真正找著自己,曉得自己是什麼玩意,你現下要我這樣活,我還是身處五里霧裡,摸不著邊。
昨天期中考半小時左右交卷後,一看時間還來得及,便拔腿到Vancity Theatre看雷奈的新片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開場前坐在簇新的大紅軟座椅中,聞到了一股熟悉感,頓時放鬆。上次到Vancity已經是半年前看Inland Empire,那時我還振振地相信,前‧程‧似‧錦。
前‧程‧似‧錦,這四個字既像真言,又像魔咒,一直尾隨在我身後、擺弄不掉,就像正義與道德,就像天真和奢侈,都是真言也是魔咒,像興奮劑讓我對生活信心十足,也像解不開的咒語,永遠在有限的框架中抱頭亂竄、也沒找出過什麼頭緒。
電影還是像明燈一樣,看了電影以後心會穩一些,不管喜不喜歡、說不說得出個所以然,都會覺得至少是朝著對的方向前進,不管怎麼懷疑自己的一言一行、行止舉措,看了電影以後就會覺得這樣那樣都是好的,都是可能。
可能是逃避、可能是流行、可能是盲目追求、可能是不甘落於人後、或許也有一滴滴可能是天性的呼喊,總之,暢快極啦!
Sunday, October 21, 2007
達不
為了要給新認識的朋友看03年舊作,自己先拿出重看一回,事已遠,心裡頭疙瘩小了,才有勇氣再看。
可惜看到的都不是影片本身,而是記憶,看到的是年輕時候的大家,哪一個鏡頭怎麼傷神,哪一個鏡頭重拍了千百次還是不停笑場,公車那裡是怎麼橋到現在看到的問題百出。但不想再說那是拙劣之作,不忍也不捨。
墮入時光之中,快二十六年的人生中最惶惑混亂恐慌的一段時日,在人己之間煎熬,夜夜掙扎於夢境中,痛苦和隱藏的功夫達到最高,那時還不曉得什麼是騙局,攻 訐與被攻訐,全部放在心裡,外在只用全部的力氣去完成夢想,內在的噪音卻愈來愈大,無法忽視,心裡面有很多雜亂的聲音,一條主線用合乎理性的口吻敘述著一 切,而背景是雜亂無章的轟然蜚語,強用理性壓下情緒,最後就摔了,就跛了。
原本我一直志在文學,在活大第一次遇到浩哥那天已向晚,從此就像遲緩地點悟過程,從文學再音樂再電影,文字聲音影像,沒一個想放手,也沒一個精通,剛剛洗 手時看著洗手台上幾絲毛髮,心裡默唸了個句子,告訴自己不要再想東想西、什麼都要,還是安生過日子,把該完成的事完成,記憶也可以放在心裡,不需時時提醒 自己那叢生的罪惡感。
達不?
Thursday, September 20, 2007
新學校新生活
目前租賃的公寓位於Pacific和Richards交叉口,旁邊就是名聲響亮但一次都沒去過的Atlantic,客廳的窗戶直接俯瞰False Creek,薄暮時分水面波光粼粼光影變化,令人著迷。
隔壁的主人喜歡開party,上禮拜四晚上重低音砰砰砰直震悼三點我上床睡覺都沒停,狗一天到晚吠個不停,想該是神經質的小型犬。
走路上學只要五分鐘,沿路沒有景色可言,但我總可以想像出去年八月在此條大道上看Gay Parade的情景,據說再過個兩三個街口就到English Bay了,而我上完課或課堂間隙總因為累又懶,從沒去躺在陽光下,老師說,真是浪費!
課堂很緊繃,和同學的相處比較抓到分寸,不再如此戰戰兢兢/疑神疑鬼,放鬆之後的結果是疏漏,有時喝了咖啡還是呵欠連連,甚至擋不住瞌睡,我說服自己不要 力求每科都要表現優異(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有時難免還是心虛沮喪,但比前兩個禮拜好很多了,至少比較可以面對自己的心情。
吃得下嗎?睡得著嗎?想哭嗎?心情鬱悶嗎?沒有人可以說話嗎?壓力大嗎?十分緊繃嗎?覺得自己應付不過來嗎?這些是今天學生服務處組長來和我們談話時問的 問題,她說,除卻生活瑣事,這些才是最重要的,我聽了想掉眼淚,只好笑得更加用力(我忘了聽誰說西方人總覺得東方人常常繃著一張臉不友善,所以我不由自主 地臉上總掛著笑),沒有覺得委屈,只是發現自己果然一如預料輸在起跑點,覺得不甚甘心。
這兩天上課發展出新興趣,觀察坐在對面的美國人和德國人的眉來眼去與曖昧互動,這是提神的好方法,但又要拿捏分寸,不能明目張膽。西方人好喜歡喝啤酒,尤 其是那位英國文學系畢業的女生,動不動就在班上喊著要喝啤酒,大部分人休閒興趣也不過就是喝酒,寧願拿錢買酒而非看電影或聽音樂會,有趣有趣。而我很難融 入。
發現自己在這裡相較之下是個靜僻的人,又因防衛心重(我想這種東西是自動散發出、人也可以直覺嗅聞出的,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溝通能力差、笑得不夠誠心不夠大),無法真正和什麼人聊起來,通常只是三言兩語,這已經不只是悶的問題。
這幾天最大的收穫是上禮拜四和電影工業的老師聊天,提到在這邊我不曉得去哪裡租影展電影,她馬上主動告知我一家獨立租片店,她說『你一定會有很多收穫』, 今天是週間唯一一天四點下課,和妹相偕坐公車尋寶去,果然租到在加拿大從沒看過的Jesus of Montreal,簡直興奮得要命,那裡規劃得很好,連小津的片都有,嚇死我了,老闆又親切,覺得很開心,但今天先看了的是Singing in the Rain。
啊生活,新生活,學校,新學校,我是多麼懼怕改變,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迎接。
Thursday, June 07, 2007
陌生人
我還是禁不住想,想的時候心裡會一抽一抽,想完就放到一邊,日子還是要過。
日子還是要過,我不確定自己是鄙夷還是對此額手稱慶,我只是試圖不想他是不是鄙夷,安心地當我的唐僧去。
然 而又突然看到節錄的那段話,想著自己總用相對主義的論調矇混過去,不敢堅持是非黑白。人生遠比我想像地複雜,不是從A走到B點就結束,有這麼多曲折的 路,我已逐漸迷失方向,其實我好希望自己能夠接受看見路終止,邊哭邊抽抽噎噎擦著眼淚,認命拖著步伐回家的生活,只是不只人生,人/我也比我想像中複雜。
Sunday, May 27, 2007
給艾瑞斯
在唸翻譯課程這13個月裡我認識了Iris,她愛漂亮愛逛街愛化妝愛買衣服,她也真的臉蛋漂亮身材勻稱是個彩妝收集狂,我們常常一起在溫哥華市區到處閒晃 逛街,多虧了她我常止住我的購買慾(若有一人瘋狂購物,另一人總是比較可以冷眼旁待對嗎?),我和她過著高中女生般的生活(我沒有過的生活),高中女生的 生活很快樂,我都快忘了青春期時我曾經是多麼彆扭的怪女孩。
我一直知道她在課程結束後就會回台灣,但我總想,我也會回去玩,回台灣後還是可以找她玩,繼續過我們的高中女生生活,所以從沒想過我會在送機時哭出來,甚 至原本我不打算送機。不只因為反正我快回台灣可以見她,沒什麼好傷別離,而且我早就練就心不在焉的功夫,常常只要心思一抽,我的二魂七魄就飛到九天雲外。
但那晚揮別她時我腦袋盡想著:『以後沒有人每天下課陪我逛MAC、NARS、London Drugs了』,我想像自己走過Holt Renfrew,走過Georgia上的LONDON DRUGS,走過Robson上MAC的旗艦店......,我止不住回憶我們下課後在這些地方晃盪的情景,我試著喊停但總是停不了,於是眼眶盈滿淚水, 我原本沒打算哭。那晚我借Laura家,洗澡時想著有水聲遮掩,更是放膽大哭,我想我捨不得的是重來一次的高中生活,這13個月裡,我哭的時候哭笑的時候 笑緊張的時候緊張生氣的時候大發雷霆,沒遮掩過情緒,甚至也不大需要遮掩自己悲春傷秋的習性。我知道未來會很美好,如果這13個月都如此美妙,也不需太過 擔心接下來的日子會如豺狼虎豹吞噬了我,我知道我會有能力應付接下來的一切,但我就是止不住傷心,到現在還是,我很想念Iris。
所以,給艾瑞斯,妳一定要過得很好!
Saturday, April 21, 2007
The Seventh Continent
(以下有詳細的劇情描述,也就是說有雷,不想知道劇情的別往下看)
影 片分為三部份,分別是part1 1987年,part2 1988年,以及part3 1989年,1987、1988年時一家的生活十分平靜,洗車、上班、上學、Anna寫信給Georg的媽媽報平安、購物、吃飯、睡覺,日子十分平常,對 話很少,大部分時候就純粹讓影像自己說故事,看不出他們特別愛對方,也看不出他們對生活有什麼不滿,只是普通的一家人,若非在螢幕上,大概沒人會多注意一 眼。
每次臨睡前螢幕就會切換入一個海邊的景象,浪拍打著岸,第一次切換入時畫面一開始無聲,一陣子過後波濤洶湧的浪滔聲突然湧現,第二次 以後就再也沒有浪聲, 那感覺十分奇異,若你從來也沒聽過浪聲,光看浪拍打著岸也沒什麼奇怪之處,但你已經被浪聲嚇過了,第二次重回那場景竟然再也聽不到聲音(明明你知道應該有 的),就不得不覺得眼前這幅景象怪異得讓人說不出話來。我還想不到為甚麼Haneke要在這些時間點放上這樣的景象。
1989年開始時 他們才結束拜訪Georg父母的行程,一回到家就開始寫信給Georg的父母,但反常的是,這次寫信的是Georg,而非Anna,信 中透露出些許不妙,但尚未深入,隨後他們開始購物,買些高級食物、各式榔頭剪刀鎚子鋸刀等(看起來著實驚人),Anna將眼科診所交給哥哥 Alexander管理,Georg辭職,Georg和Anna一起到銀行說要移民到澳洲、把所有錢領出來,Anna幫女兒Eva向學校請假, Georg帶著Eva賣掉車子,最後他們回到家裏,吃著豐盛至極的晚餐,上床睡覺。隔天一早起來,他們開始破壞家裏,最初是先撕掉所有紙類產品,包括書 本、照片等,還有撕剪所有布料,包括衣物及窗簾、桌布等,摔碎所有能摔碎的,接著Georg開始拿著榔頭、鎚子、鋸刀摧毀家中所有家具、電器,不知道是誰的手將所 有紙鈔撕碎丟進馬桶沖掉、硬幣也一併沖掉,後來Georg敲碎大魚缸前Anna不忍地叫聲『不!』,當魚缸碎裂後Eva跑來客廳大哭大叫,這是整個毀滅 過程中他們唯一顯露出對這個世界的留戀之處,Haneke的鏡頭來回攝影幾條垂死掙扎的魚,魚身跳動掙扎至死,對比出一家三口對於自身性命的毫無戀棧。
1987、 1988年時,Haneke的鏡頭經常迴避一家三口的臉,大部分時候觀眾可以看到的只有三人的肢體與動作,看不出他們在想什麼,當攝影到他們的 臉時,通常也只是平靜的微笑、平靜的憤怒、平靜的不解,至於到1989年時鏡頭比較常攝影到三人的臉,但也仍然平靜,讓人很難接近,難以設想他們自殺的理 由,感覺很像當初看Gus Van Sant的大象,事情發生的經過是這樣,但很難理解為甚麼會發生這樣的事。
到最後他們都死了,Haneke在片尾說明Georg的父母不相信這是場自殺,但警方完全查找不出他們為何要自殺,因此列為懸案。這是真實事件嗎?我還得找找資料......
原 本沒有意圖把這場電影寫出來,反正寫了也只是詞不達意,這場觀影過程絕對不能稱作驚奇或駭異(畢竟在這部之前我才又重看了遺忘大半劇情的Funny Games,那才是恐怖片),Haneke在24 Realities per Second中自稱最喜歡的三部是The Seventh Continent、71 Fragments of a Chronology of Chance、Code Unknown,大致上是能夠了解的,這三部電影奠定了他日後創作的基礎,其後的電影幾乎都是順沿著這三部電影的概念發展而成(現只剩改編自Kafka小 說的The Castle沒看過)(我又把思緒牽得太遠了),之所以寫了是因為今天在tinatina的部落格裡面看到張國榮於金枝玉葉裡面構思出『追』的段落,每次 我重新在任何影片中看到張國榮,便忍不住想像為甚麼他要自殺、當初他自殺時是不是滿懷痛苦無法紓解、當他自殺之前他有沒有想過自己在金枝玉葉2中說過的台 詞『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啊』,我老是免不了想,你自殺前有沒有想過『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啊』?我想張國榮自殺應該和這家人自殺是很不一樣的事吧!有些自殺比 較能讓人接受,我想這是因為觀眾只能看到他們生活中極少的面向,而且他們從未表露出自己真正的情感,我們看到的都只有動作,但有些人的死亡令人難以接受, 不管過了多久想起還是一陣突如其來難以抑扼的哀傷,這和The Seventh Continent沒什麼關係,只是這篇廢文的寫作原因,只是我的聯想。
Tuesday, April 10, 2007
家事
結果這一切只是自己的想像。
不斷地不斷地不斷地,我不確定該如何面對這個難題,老是出錯,絆了自己、踩了別人,怎麼都不合宜,不僅與曾經夢想的decency相去甚遠,更荒謬的是連自己怎麼下出這麼尷尬的一著都不記得,我竟還默默稱許過自己。
我知道,人生是一場荒謬大集,我總慌忙地想告訴別人這個真理,先別說這是不是真理,其實我根本就不記得!否則嘛,這麼些大大小小的挫折又有何礙,不過就是 這本荒謬大集中一個小插曲罷了。事到如今才曉得,荒謬之所以荒謬,大概就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不斷重現,我必得倚靠著這些荒謬提醒自己的荒謬,提醒自己一山還 有一山高,別以為爬了這座山頭辛苦就會結束。
我只是太過天真。
如今搞得自己兩面不是人,還敢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沒錯!(是啊我總覺得自己沒錯,到底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到底怎麼樣才能知道自己錯在哪後真心悔改,到底我沒了那些底蘊、沒了decency,那接下來我該如何面對自己)不曉得怎麼繼續出下一著。
只好重拾最拿手的本事,裝傻下去吧!
Tuesday, March 20, 2007
You are not a FAILURE.
昨天下課後Heather說要和 我談,聊一聊她叫我跟著她說:『You are not a FAILURE.』,我說:『I know I'm not a failure. However, .....』,Heather不管,只是繼續說:『You are not a FAILURE. Say it! You are not a FAILURE.』我笑著,試圖想說話,但聲音哽在喉嚨裡,出不來,愈想說這句話,就愈說不出來,反而是眼眶微微溼潤,再一次證實認知與內化是兩碼子事。
我不確定被兩家研究所拒絕對一整場人生來說會是什麼嚴重的打擊,只能再度確定我在乎,順便希望自己能趕快度過這時期,然後未來再遇到打擊可以泰然自若一些(我知道不可能)。
Heather說:『Where is your sparkle?』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幸福點名遊戲
★幸福點點名遊戲規則 1.回答下列所有的問題,並且發表於網誌上
2.寫完之後自己多加一道問題
3.傳給四個人,且越多越好
4.要告訴那些幸運的人(被點名到的人)
5.完成問題後,要回覆給那個帶給你幸福的人(就是點到你的人啦)
1.你的大名是: 我盡量不在這裡透漏真名啊!!!
2.你的生日是: 1219
3.誰傳給你的: 孫曼曼
4.說出你的好朋友:這個問題太像小學生的畢業紀念冊了
5.有沒有男(女)朋友: 男朋友
6.生日最想收到的生日禮物:曾經擁有但失去的東西
7.近期最開心的事:field trip不要亂掰
8.近期壓力大的事:口譯
9.未來想從事什麼:米蟲
10.有沒有喜歡的人:哈哈!!!我當然不能說沒有
11.同學會要找以前的老師嗎:我好像只在高三畢業時參加過一次初中同學會
12.跟誰出去最幸福:跟喜歡的人出去都很幸福
13.你的兩個好友吵架了你會:很煩惱
14.跟情人出去會:出去就很開心
15.聖誕節要幹嘛:好像也沒幹嘛
16.最想跟誰過聖誕節:這不是重要的節日咧......
17.有沒有起床氣: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
18.有幾個兄弟姊妹:兩個
19.最喜歡的一首歌(女生) :Joni Mitchell的California
20.最喜歡的一首歌(男生) :梁朝偉唱的『偷偷愛你』
21.喜歡什麼顏色:都可以,沒有特別喜歡的
22.上廁所會先沖水:不會,為甚麼要這樣?
23.喜歡男生還是女生:是看人不是看男生女生
24.頭髮有幾根:我想只有蘇貞昌這樣的人才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吧
25.吃跟睡哪個重要:睡
26.初吻在何時:此題拒答
27.會不會脫掉鞋子聞一聞:哈哈哈哈哈
28.你最討厭哪個科目:高中的時候自然組要唸社會組不用唸的科目都很討厭,現在年代久遠不復記憶,難說什麼是討厭的科目了
29.愛不愛五月天:說愛太沈重,喜歡第一張專輯的時候
30.珍惜不珍惜身邊的人:珍惜
31.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對愛講他人屁股話這些事應該要適可而止
32.你是除非自己喜歡,而其他動不動就放棄的人:哈哈
33.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新年快樂
34.如果你明天就要掛了,你會做什麼:跟平常一樣吧,但想待在情人和家人身邊
35.最想要什麼地方深吻你的情人(房間除外) :地點有很重要噢?
36.對於傳這份問卷的人說一句話:我想你
37.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睡覺
38.某天醒來,你變成一個男人,你最想體驗:自慰,我好想知道那是什麼感覺
39.最近喜歡的偶像劇:Gilmore Girl可以算是偶像劇嗎?
40.最想收到的禮物:同第六題
41.你覺得最浪漫最噁心的話對你的情人說:我......我每天都說很噁心的話
42.你對你自己的外貌打幾分:欸,這個問題太殘忍了
43.覺得自己幸福嗎:幸福
44.你最愛去的餐廳是哪一家:我好像不是很重視吃飯
45.最想去世界上的哪個國家旅遊:現在還蠻想去西藏的
46.什麼時候是你感覺幸福:知道喜歡的人也喜歡我時
47.讓你感到很幸褔的電影是:天下無雙
48.你相信世界上有外星人嗎:欸我拒答科學類問題
49.你認為幸福是可以追求的,還是天生注定的:欸我不曉得啊
50.打到這邊,手會不會酸: 有點,最近發現脊椎側彎,只要打字都會酸啊
51.什麼是你現在最想買(搬)回家的東西:現在沒有
52.什麼是你一直想做,卻沒有膽子做的事:好像沒有
53.坐在長途的飛機上最想作的事情是:可以好好睡覺或看書或寫信或看電影
54.某天醒來,你變成一個女人,你最想體驗:我不就是個女人嗎?
55.最懷念哪一次的旅行: 英法
56.你最新一期的性幻想對象:忘記了
57. 三月底四月初台灣哪裡好玩:有可能是墾丁
58. 你覺得你上輩子是什麼:我猜可能住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因為小時候對想像中冰天雪地的東北好有感覺,小時候對前世的感應力最強吧?
新問題:
59. 你覺得Kate Winslet會不會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不會(好傷心)
接下來要點的是:歆惠、啾嘰、傅阿凱、蕭店長
Saturday, February 03, 2007
地下室卡拉ok
背後都帶了 一些各自的悲傷與不幸。
媽到加拿大來是不是無聊是不是犧牲其實也難斷定,若非到了這裡,她沒辦法深夜和一群朋友在家裏這樣大聲唱歌,若非到了這裡,她躲不開小鄉村大家族的指指點 點閒言閒語,若非到了這裡,她沒辦法愛學英文就學英文,愛逛街就逛街,也不需要買了兩手的紙袋還要偷偷放在後車廂,等深夜才敢取回。
一切自由自在,只是有點空虛,那份束縛不是當初在台灣可比擬的,有時是啞口無言寸步難行,有時是生活簡單到無聊,發慌了也不曉得往哪裡跑,但其實她可以布鞋一套就出門運動,也不算沒地方去,儘管天寒地凍。我想知道她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這次發生這樣的事,不瞞各位,我必須厚顏無恥地說,我突然覺得很愛我媽,也很高興她在我身旁,畢竟我們離開彼此好久了。
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樂
連蓮蓬頭都拆走真是令人有點傻眼,不過算了,心情真是好到快成仙,希望明天看完醫生後一切會更加順利。
我自由了!!!!!!!!!!!!!!!!!!!!!!!!!!
新春點名
這個問題就像 當初沈曉茵上到"紅與白"時他問我『你覺得裡面的長鏡頭有什麼不同?』,當時我回答『我不曉得有什麼不同耶』,看到這個問題後我拼命想拼命想 哪裡有慢動作鏡頭,後來突然想到!!!!!阿飛正傳最後有梁朝偉在那邊把大衣掀來掀去對不對!這大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慢動作鏡頭吧!原因無它,我只記得 這個(仰天長笑),這樣也可以說是印象最深刻對吧!
2.你最愛的螢幕情侶?你覺得最不搭的螢幕情侶?
我最愛的銀幕情侶可以說是梁朝偉加上王菲,不管是重慶森林或天下無雙都只能說是絕配!!!
最不搭的......通常不搭的就忘記了,根本不會留在腦海裡,硬要說的話,現在覺得最詭異的是恐怖份子裡面的繆騫人和李立群/金士傑(金士傑加林青霞在暗戀裡都沒這麼怪),怎麼想都不搭嘎。
3.在你看過的電影中,你覺得誰可以稱得上是「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這也是難題!我的道德觀太強,很少覺得反派迷人的,讓我想想......
欸如果把The Devil Wears Prada裡面的Meryl Streep可以算是反派角色的話,對我來說她真是又可愛又迷人,再加上金球獎的得獎感言,噢這大概是我這輩子最喜歡梅姨的時刻吧!
4.在YA片、動作片和恐怖片三種類型中,你最常看哪一種?為什麼?
應該是YA吧!因為我喜歡青春校園愛情喜劇,例如說10 Things I Hate about You.真的是很迷人!
5.你曾經在看電影的時候睡著嗎?有哪部片曾經讓你做惡夢?
欸我以為如果我在文青界有出名的話,大概也就是看兩部電影會睡一部半的名聲吧!雖然很想跟台北電影界的朋友澄清,我現在已經進步到大概三部睡一部的程度了!!!我有在努力啦!
惡夢的話就沒有囉!
6.哪部電影會讓你想大叫「別扯了」?
飛越情海!!!!!!!!!!!!!!!!!!!!!!!!!!!!!!!!!!!!
現在想到七月雪還八月雪還是覺得下巴快掉下來了!我只能說這部真的是奇葩。
7.你覺得最突兀的床戲是在哪部電影?
大概是深海裡面的蘇慧倫加上李威吧!我忘了有沒有床戲,只是看到他們兩個在那邊卿卿我我就很傻眼,如果有床戲的話,大概是太傷眼所以自動遺忘了。
8.最難忘的電影配樂?
每 次聽到都會立刻安靜下來的是Hilary and Jackie(無情荒地有琴天)的配樂,原聲帶還特地收錄Jacqueline du Pre的大提琴,真是誠意滿載!另外奇士勞斯基的微弱尼卡的雙重生命也很驚人,尤其在音響設備良好的戲院看那一遭,音樂聽一聽眼淚都快流下來!有沒有人知 道哪裡可以買到這部的原聲帶???
9.如果流落荒島,你會希望有哪一部電影作伴(請不要考慮荒島怎麼看電影的問題)?
目前會選擇一一,因為裡面還有好多沒想清楚的問題,雖然在荒島看人味這麼重的電影更凸顯一個人孤苦無依,但也算是可以當做慰藉吧!
然後我要點:
愛的街西少年、孫曼曼、雯婷、莊妍玲、楊志驤、楊艾倫
(這也不失為測試有沒有人在看我的部落格的好方法嘛!奸笑)
Sunday, January 21, 2007
浸濡在雨中的街道,一月
坐在屋裡便不覺外頭的冷冽,即使寒氣仍從窗子一絲一絲透進來,但那也只是真實世界的複製品,談不上具體而微。我想,大多數時候我都坐在複製品世界裡,碰觸不到,就連是具體而微。
昨晚看了婁燁的頤和園,婁燁好像總有不大知道怎麼收尾、把一個故事說得完整的毛病,蘇州河、紫蝴蝶都像是這樣,頤和園也不例外,不至於是彆腳,但會有『欸就這樣啊?』的感覺,也或許是我悟性太低,就只能付諸滄海一聲笑!
我這樣眼睜睜看著余虹的茫茫無法自處,蠕動著不知安頓何所的身軀心靈,心裡也跟著難受起來,像有千萬隻螞蟻在爬,那副蠻橫的臉龐藏住不得志的倔強,卻還是要藏、還是要唱,把自己逼上絕路也不肯認輸,仍然一般的過活,那如花似玉的容貌那神來之筆的天才都這樣白白浪費了也在所不惜,只是因為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所以就這樣一再的糟蹋自己。(我能大膽地說我懂?)
所以是loser's club,衰鬼俱樂部,更適合這樣陰寒的一月,悲涼的起始。
婁燁好懂得怎麼拍情緒,怎麼拍視角,他一定充充分分地用了他的眼,充充分分地用了他的心,才知道要這樣看,這樣活。
乾涸無水的游泳池象徵了余虹的自我、愛情、性慾,全部。當醫護人員問余虹哪個余,她答:『剩余的余』時,我差點掉下淚來,連姓氏都要這樣用心良苦,非是剩餘不可,才顯得出那份惶惑。青春時,柳絮一捲起便又是一番浮動,到後來,也只剩下那份寒苦,最後,周偉不再騎著那台腳踏車,是開車呼嘯而過時,我想我懂呆愣著站在公路邊的余虹。
Sunday, January 14, 2007
Loser's Club
衰鬼俱樂部,聽起來很命中註定,這種強迫性的、無法逆轉的命運最讓人流連忘返,忘了這滋味有多痛苦,只跪求那,難以捉摸的一生一世。
即使從來不願意失敗,總是希望站在正確的位置,做最正確的事,說最正確的話,打最正確的圓場,劃著最正確的舞步,舞、舞、舞。
然而心底是住了一隻衰鬼,在暗處窺伺,窺伺著,也不為了爭奪些什麼,否則就不叫衰鬼。只是安安心心地住著,安安心心地看著,安安心心地等著,總有一天派上用場,別著急,也沒想著坐上正位,只是安分地待著,讓外面那付張牙舞爪的軀殼安心,至少那睥睨高傲之姿能隨時有個依靠,隨時轉換身份,就像四川變臉一樣精妙。
會員一定很多,不限人鬼,Elliot Smith就是一個,否則我不會對他如此惺惺相惜,即使天人永隔還是心靈相通,他說我聽。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靈界線
http://140.115.95.73/epaper/%B2%C489%B4%C120061228.htm
【深度影評】 獻給青春的一支安魂曲──談《靈界線》
對我而言,《靈界線》可以稱得上是2006年迄今最重要的觀影經驗。
驅魔是好萊塢百用不厭的題材,以《大法師》為例,其中驅魔場面驚心怵目,堪稱史上最著名的驅魔電影;但光看《靈界線》的電影海報,也不過就是個清純的女大學生站在窗前望向鏡頭,畫面左邊陰暗的十字架暗示了這部電影和基督關係密切。然而,即便如此,觀者還是難以將這樣平靜的畫面與煽情的驅魔場面聯想在一起,然而,《靈界線》中講述的故事,卻正是有史以來教廷唯一承認過的驅魔事件。
蜜雪拉(Michaela)在開學第一堂課上遲到,老師問她相信什麼,她答道:『神』,此時漢娜(Hanna)在一旁蔑笑,但當老師轉頭再問漢娜相信什麼,漢娜卻啞口無言。這短短的場景預告了整部電影的主題──信仰,信仰虔誠的蜜雪拉飽受惡靈(病痛)侵犯之苦,質疑上帝但無堅定信念的漢娜也無法拯救蜜雪拉的性命。
電影中,蜜雪拉對上帝的信仰從虔誠到質疑、到拒絕、最後又恢復虔誠,整個過程一直都伴隨著強烈二元衝突的暗示:不論是上述蜜雪拉和漢娜二人對宗教的不同態度、蜜雪拉到底是被邪魔附身(宗教)或罹患癲癇症(科學)的對立主張、大學的自由環境與家庭的守舊教養間敵對的氣氛,甚至包括兩位神父(Father Landauer and Father Borchet)、或者是蜜雪拉父母間大相逕庭的處理方式,一再凸顯蜜雪拉夾處其間的痛苦。
蜜雪拉一開始的確認為自己是罹患了癲癇症,所以一直乖乖服藥,期盼可以回到常軌,擁有正常的生活、完成大學教育;然而,在治療無顯著效果、癲癇仍接二連三發作之後,她開始出現幻覺、幻聽的情形,她向Landauer神父告解,只得到無稽的斥責,後來Borchet神父出現,帶領她祈禱,也無法醫治她的病症。聖誕節彌撒是全劇的轉折點,蜜雪拉參加彌撒之前發現母親將她新買的上衣短裙丟到垃圾桶中,使蜜雪拉對母親積壓已久的不滿情緒升到最高,在彌撒進行到一半時便憤然離開教堂,此時蜜雪拉開始反抗母親及其代表的保守價值。再次癲癇發作後,蜜雪拉要求父親帶她去找Borchet神父,這是蜜雪拉開始質疑祈禱的作用、懷疑上帝的悲憫,同時,她也再不相信科學、藥物的療效,她認同了St. Katharina的經驗,卻又不願消極接受這樣的命運,於是蜜雪拉斷然拒絕繼續和Borchet神父一起祈禱,不再相信神的庇護。回到宿舍後,畫面中的蜜雪拉茫然地在房間打轉、與打字機奮戰、時而向十字架大吼,難以分辨她到底是癲癇發作、或邪魔再次入侵,抑或精神狀況出了問題。
導演從頭到尾只用手提攝影,創造出極度浮動、不確定的氛圍,即使有幾個拍攝教堂和蜜雪拉家的鏡頭固定不動,其構圖的角度仍然有點歪斜、並不工整,並旋即切換為搖晃的手提鏡頭,如此一來,秩序崩解的味道更為猛烈,將觀眾的情緒狠狠捲入蜜雪拉痛苦難當的經驗中,一旦觀眾感受到蜜雪拉悲慘的遭遇,認同了蜜雪拉進退不得的情緒,便都化身為在房間中如困獸般打轉的蜜雪拉,再也分辨不出自己是患有癲癇、是邪魔附身、或是精神分裂。
這個故事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網路上便可輕易地搜尋到整起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導演卻選擇以另一種方式結束這部影片:蜜雪拉還是被送回家中,兩名神父也趕到她家對她施行驅魔儀式,此時不僅Landauer神父認同了Borchet神父的觀點,蜜雪拉的父親也屈服於蜜雪拉母親的看法,而或許蜜雪拉也累了,不再反抗,相信自己真的是邪魔附體,乖乖接受驅魔;最後漢娜趕去探望蜜雪拉,不顧蜜雪拉母親的反對,硬將她帶出門散心,但蜜雪拉已不願逃離家庭與宗教的綁縛。
影片結束在漢娜載蜜雪拉回家的鏡頭,畫面中只見蜜雪拉一人,沿途風景倒映在車窗、疊映於蜜雪拉蒼白的臉上,此時背景音樂響起,是蜜雪拉剛上大學,參加舞會時跳第一隻舞的音樂。對照蜜雪拉一開始生氣勃勃、充滿希望的臉龐,與最後奄奄一息、纖細無助的神情,便可察覺導演對蜜雪拉保守的家庭、迂腐迷信的教會的隱隱控訴。
電影結束,燈亮之際,最讓我掛念的不只是蜜雪拉過早隕沒的靈魂,也訝異於這個驚心動魄的故事竟然發生這麼平凡無奇的少女身上,這令人詬病、不知變通的社會體制,是如何一步一步將蜜雪拉推向死亡?而這個致人於死的嚴密結構又如何殘酷地壓制不聽命於其下的無聲靈魂?導演藉由如此和緩、平靜的方式敘說故事,更突顯出整起事件的荒謬與可怖之處;既準確描繪了人性卑微又懦弱的一面,也點出大環境下小人物的無能為力,令人格外心酸,久久無法平復。
Friday, December 08, 2006
生死之事
我曉得我曉得,寵物對主人很重要,尤其是相處多年的寵物,只是我沒想到如此重要。他淚眼婆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跟男朋友講電話時,我在浴室緊張地擔心是不是他台灣的家人出了什麼事,事實上,小兔對他來說也算是家人,只是我剛聽到時真的差點失笑,大概是我一直認為兔子都很愚蠢,一嚇就死的動物不大值得憐惜。
如果把寵物當成家人一定會做此反應,只是我不大有辦法把兔子看作寵物就是了,我猜室友一定很後悔告訴我真相,因為我的反應如此漠然,不知是我冷血還是我總是維持自掃門前雪的態度。
Saturday, December 02, 2006
維多利亞兩日遊
第二天到卑詩省(就是英屬哥倫比亞省啦)省議會
現在的酪農場很先進了 雖然還是臭氣沖天
但至少不會一腳踩進牛糞裡
(復習單字時大家一直把 manure牛糞 mural壁畫 mentor明師放在一起背
背一背舌頭就打結了)
到了牛棚時 Albert講解飼料和牛的一生等
我不停抽空跑去牛面前和她們對望 看著她們的大眼睛眨巴眨巴
長又靈活的舌頭一直鑽進鼻孔清理(我想鼻涕甜甜鹹鹹 是這樣才一直吃不停嗎?)
鼻頭總是溼潤 像狗一樣 嘴巴總是嚼啊嚼的 一直反芻(regurgitate)感覺很累
一頭乳牛呢出生一天後就會被帶到小牛棚關起來 學習用桶子喝水
一個禮拜後就會移居 3-5隻小牛住在一起 讓她們學習群體生活 學習如何搶食物
或者不要搶 慢慢吃
幾個月幾個月這樣過去 會移到不同數量的小牛棚裡 8-10隻 25-28隻 48-50隻
愈來愈多
到現在為止我一直說她們 這是因為小公牛會直接被賣到肉牛場 做成牛犢肉
如果生了雙胞胎怎麼辦? 最好雙胞胎是一對小母牛 這樣兩隻都能留下來
如果是一對小公牛就一併賣到肉牛場
一公一母也不能留下母的 因為那隻母的通常都會不孕
農場主人沒有財力負擔養了小母牛一年多才發現小母牛不孕
牛的妊娠期(gestation period)和人一樣 都是九個月
小母牛一年三個月大時就會接受人工繁殖(artificial insemination)
順利的話兩歲大就會生第一胎
生小牛就會分泌乳汁 開始長達7個月的泌乳期(lactation period)
前兩個月乳汁豐富也最營養 稱為初乳期(colostrum)
(原本我以為一頭牛一輩子只有一次初乳 其實每次生完小牛的前兩個月都是初乳期)
之後泌乳量會逐漸減少
一生完小牛後 母牛就會再次接受人工繁殖 馬上又懷孕
到了生產前兩個月 就完全不分泌乳汁 這是為了兩個月後的生產所需的營養
另一方面小牛在肚子裡長這麼大時也會需要很多營養
這兩個月稱為乾乳期(dry period)
乳牛一天要擠兩次奶 分別是凌晨三點和下午三點
擠奶的程序很複雜 牽涉到很多儀器 我就不詳加解釋了
總之擠奶累的不只是乳牛 主人也累
農場主人會跟種牛場買稀釋後的精液(semen) 種牛新手的精液一管只要兩塊錢
但品種優良的種牛精液一管可能會到60塊錢
事實上種牛一輩子也沒有辦法做愛
因為種牛場會做一個母牛的模型 並做一個假的陰道 旁邊會有溫水流動 以保持體溫
種牛場的主人會讓種牛騎上母牛的模型 把種牛的雞雞抓到假陰道裡面
這樣就可以直接收集種牛的精液
農場主人買回精液後會放在液態氮的金屬槽裡面 溫度保持在-207度
等到要人工繁殖時 農場主人會先取出一管精液 放進溫水加熱三十秒
然後把管子放進外套裡面保溫 溫度下降的話精子(sperm)就會容易死亡
(所謂精液和精子的關係呢 就像游泳池和游泳選手 也可以說是池塘和蝌蚪的關係)
然後把管子套進金屬注射器裡面 準備注射精液
接下來農場主人右手會套上塑膠手套 從牛的肛門(rectum)進入 清理糞便
然後確定子宮(uterus or womb)的位置
另一隻手再將注射器放進產道(reproduction tract) 找到子宮頸(cervix)後注射精液
接下來就等著看母牛有沒有懷孕了
以前一頭乳牛大概可以活15-20年
但其實乳牛青春不再後乳汁分泌量就會迅速下降
為了經濟效益 現在一頭乳牛的平均壽命大概是4-5歲
等到4.5歲時 農場主人就會把乳牛賣給屠宰場 做成麥當勞漢堡肉
因為老牛、乳牛都不好吃 只能做成絞肉之類的漢堡肉
他們說農場的生活基本上十分枯燥 工作又很繁重
所以要不是喜歡或習慣這種生活 很難在農場生活下去
我想也是
但人可以選擇要不要過農場生活 乳牛卻沒得選擇 只有早點死和晚點死
農場主人一點都不覺得為了經濟效益與最大利益殺死或利用乳牛該背負罪惡感或憐憫心
這真是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一層一層的剝削下來剝削都不剝削了
只能流著沒有心肝的眼淚 晚上回到飯店依然吃牛排當晚餐
我怎麼想都覺得那天下午牛這樣眨巴眨巴著大眼看著我 那個眼神多麼空洞
她們只顧著反芻和舔鼻孔 偶爾也想舔舔人
通常就只是吃飯睡覺大便尿尿(而且她們大便尿尿都用肛門耶 沒有尿道)
每天被擠奶兩次 如果不小心得了乳腺炎(mastitis)或不小心踩腫自己的乳頭(udder)
產量就會銳減 但她們除了痛沒什麼其他感覺吧
其實這樣生活也沒什麼大不了 和其他動物所差無幾
只是每年都得生個小孩 生個三四次生命就結束了
想到這裡就不禁悲從中來 自動幻想她們眨巴眨巴的大眼睛其實在求救
Tuesday, October 31, 2006
萬聖節
今天大概可以算是達到一個高潮
不過火星人(另一個中文翻譯班)顯然比金星人(我的班)來得活潑、有創意多了
總之 令人沮喪的是 不管怎麼剪、怎麼注意
總還是會有些沒注意到但可能會引起嚴重後果的小問題
又累又沮喪
離開同學家後 在電梯裡面遇上一群講西班牙語扮裝正要去參加Party的年輕男生
一開始他們友善地向我問好 又問我從哪來 我說台灣
其中一個小男生便興致勃勃地開始秀起他的中文
我愛你
尿尿
(這時我已皺起眉 問他從哪學這些字)
他又說 賤
(一開始我沒聽懂 但聽懂後臉馬上冷了下來 他說他知道這是不禮貌的字
但馬的我真的笑不出來)
後來很衰 上了公車後又遇見他們
只好把耳機戴起 佯聽其實已經沒電的iPod 假裝沒看到他們
扮裝的人們很開心 可是我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經濟課
今天講解自由貿易的壞處 但老師馬上又反駁了其實這幾點都不是真正的壞處
重點是 現在想想今天好像被老師羞辱了
我和老師辯稱 如果開放自由貿易的話 某些產業必定會萎縮 甚至消失
以台灣為例 台灣的農業處境堪慮 尤其是稻米業
如果開放自由貿易(其實好像已經開放了是不是?) 台灣的稻農根本沒有競爭力
農民會逐漸放棄耕作稻米 改行換業
這樣一來 台灣就沒有自己生產的糧食 或是產量不足以全國人民食用
一旦面臨戰爭(例如大陸隨時可能打過來) 台灣又是個海島
只要海、空航道被大陸封鎖 那我們很快就會因為糧食不足而被迫投降
所以自由貿易不是完美之道
但首先老師認為 經濟解決的是"現存"的問題 而非"預期"的問題(例如不存在的戰爭)
第二 他很誠實地說 如果台海真的發生戰爭 但台灣一定沒多久就被大陸攻下
根本就沒有糧食夠不夠吃 早在那之前我們就會輸了戰爭
話是這樣說沒錯 但現在想想有點刺耳
不曉得是我的邏輯或經濟論述不夠完整
還是因為英文口語太差 沒有如實表達真正的想法
總之 是個充滿羞辱感與沮喪 像狗一樣卑微的一天
Tuesday, October 24, 2006
戒煙第26天
是生理上的需求,也是心理上的依賴,每次想抽煙的時候,都訝異地發現自己癮頭還在,每次都說過了「...」這麼多天了,怎麼還會想抽煙?引號內的天數只要小於26都成立。
在無物可依、無人可恃之時,在激動、興奮、自滿之時,在寂寞、悲傷、憂憤交加之時,在自憐自艾、自我導演起偽善鄉愿情節之時,在自我厭惡達到頂點之時,且永遠驚異於一山還有一山高,以為的頂點永遠不是真的頂點,事情永遠會更糟,但套句Heather的話,也會變好。
因此察覺人之可悲,可憐。
一切既是幻覺又不只是幻覺,被嚇得倒退三步又不服輸地馬上前進十步,等等之類,原來在這麼平凡真實(不文青夢幻)的世界裡,真理才愈發昭明,也是可悲,也是可笑,我說我做田野,沒想到現在這每星期不斷的field trip才是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