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11, 2006

When I didn't know anything about anything

"Leonard Cohen:I'm Your Man"裡面,Nick Cave敘述Cohen對他的影響,在他什麼都不懂的時候,Cohen的詩歌對他來說至為重要。

我認識Cohen是因為馬世芳在543上的介紹,當初他引進了一套五張Cohen的唱片,原本我只想買一張精選集(後來遺失了),但坐在那個小客廳裡,聽那五張唱片,逐漸地就被蠱惑了,咬牙把五張CD都買下,我忘了馬世芳的詳細介紹,後來我也甚少拿出這五張唱片來聽,雖然Cohen沙啞平板的歌聲初聽十分吸引人,但是需要心情配合,那時年紀小,那時不知自己年紀小,即使能夠欣賞吟遊詩人的美,也無耐心好好傾聽,也沒那份滄桑的心情(只是以為自己有罷了)。

影片開始時拍攝了一個佛像,隨之代換為Cohen的照片,似將二者類比,而Cohen在某些人心目中應也達神祇般的高度吧!我想參與這部紀錄片的所有歌手、音樂人都將他視為民謠之神,而後來影片中描述Cohen信仰日本佛教(小盛派?),並到美國拜日本師父為師,跟著他修行約十年之久,或許是導演拍攝佛像的原因之一。

後來音樂響起,他們籌備一場音樂會,在澳洲舉辦,叫做"Came So Far For Beauty"(為了美,到地球的另一端),其中音樂人除了Nick Cave之外我一個也不識,他們演唱的Cohen歌曲我大概只認得五六首,這些演唱會片段之間摻雜Cohen的訪問,其他在紐約某室內表演場地和Cohen一起演唱"Tower of Song"的歌者(The Edge和Bono)、及某些澳洲演唱會演唱人的訪問,還有一些Cohen幼年及年輕時的影像。這些訪問、影像、演唱如此真摯,充滿音樂人對Cohen的崇敬,充滿Cohen對自己的人生、詩歌極誠實的回憶,雖則他對眾多音樂人來說具有如神祇般的高度(我忘了為什麼影片中出現基督背負十字架的影子這幕),但他說話、吟歌時如此真誠,不以為自己有特別之處,只是想寫詩寫歌就寫了,從沒立志做大事,也不因自己的成就過驕而睥睨他人。印象深刻的有Cohen特別提及他即將在華文世界(不曉得是台灣還是大陸)出版的小說Beautiful Losers,他為中文讀者寫了篇序,並在影片中讀出全文;說Suzanne這首歌的創作背景;他與日本和尚結識的過程,略為描述他在美國過的修行生活;講在Montreal的生長經驗,與初到紐約住在Chelsea Hotel時適應的過程,及其他,讓我從影片開始不久就,哭了。

直到最後影片進行到Cohen和Bono、The Edge還有其他樂手在紐約錄製的影片時(Bono為Cohen唱合音,回想起那段又很想掉眼淚),才看見影片中令我最好奇、時而出現於各個受訪者或表演片段前合成的紅珠串簾幕,那是紐約這場室內表演舞台後的簾幕,就在Cohen及其他音樂人的身後,我想,當它不斷出現於各片段的影像上時,或許代表的是,這一切都在Cohen的身後,由Cohen與他的音樂引領,將這一切逐漸引領至他們如今呈現的樣子,訴說Cohen音樂對所有人的影響及其帶來的感動與啟發,不只是對於銀幕上表演的音樂人,也包括坐在黑暗的電影院中的聽眾們,Cohen沙啞的歌聲、震動人心的詩歌如何慰撫焦慮憂傷的人們,讓我回想起,當初那些小小的時刻,那些痛苦不安的瞬間,過不去的瞬間,我是如何被一陣一陣的輕拍安撫下來。

於是我止不住失神、止不住回憶、止不住落淚,安心地坐在漆黑的電影院中,看著螢幕上的光影,用面紙摀住眼角,安心地失神、回憶、落淚。

No comments: